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海門工業園區管委會,各區、鎮人民政府(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各垂直管理部門(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海門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海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6月20日
海門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要求,堅決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根據生態環境部《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環辦水體函〔2019〕211號)和省政府辦公廳《江蘇省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蘇政辦發〔2019〕44號)以及《南通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通政辦發〔2019〕42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以改善長江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水陸統籌,以水定岸”,全面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用兩年左右時間,全面摸清長江干流海門段排污口底數,制定整治方案并持續推進整改工作,建立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等工作規范體系,形成權責清晰、監控到位、管理規范的長江入河排污口監管體系,不斷規范入河排污口管理,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長江保護修復總體要求,將所有向長江排放污染物的涉水排口全面納入排查范圍,由排口到排污口,全面摸清入河排污口廢水來源,有針對性地開展清理整治,有效管控長江入河污染物排放。
(二)堅持規范引領。建立統一的排查整治體系,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現場排查工作程序辦法、監測技術要求、溯源技術要求和分類整治政策措施等技術規范,以及全市制定的實施方案,按規范要求組織實施。
(三)堅持重點突破。按照“先初查、后詳查”的工作思路,根據“由稀到密、由干到支、由淺入深、從已知到未知”的原則,采取多種手段,綜合分析,先易后難,循序漸進開展排查,逐步推進排污口整治。
三、范圍和對象
(一)排查范圍。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以兩側現狀岸線為基準向陸地一側延伸2公里),包括所有人工岸線(城鎮岸線、漁業岸線、臨江工業岸線、江堤岸線、特殊用途岸線等)、自然岸線(灘涂、濕地),包括長江海門段、海永鎮管轄區域,原則上覆蓋沿江公路南側區域,其中沿江工業園區、居民區、畜禽養殖和水產養殖等做到全覆蓋。
(二)排查對象。所有通過管道、溝、渠、涵閘、隧洞等直接向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排放的排口,以及所有通過河流、灘涂、濕地等間接排放的排口。
四、重點任務
(一)查清長江入河排污口底數。全面掌握全市長江入河排口數量、分布及特點等信息,做到有口皆查、有水皆查、應查盡查,確保排查全面準確、真實可靠。建立長江入河排污口名錄,逐一落實長江入河排污口編碼、坐標、特征、照片等信息,構建并逐步完善入河排污口信息系統。
(二)開展長江入河排污口監測。了解各類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放狀況,分析掌握入河污染物種類、濃度和排放量。
(三)開展長江入河排污口污水溯源。在監測基礎上,開展長江入河排污口溯源分析,基本查清污水來源。
(四)開展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在排查、監測和溯源的基礎上,制定長江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方案,有效規范和管控入河排污口。
通過落實“排查、監測、溯源、整治”四項重點任務,全面掌握長江海門段入河排污口的排放現狀,有序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完善長效監管機制,進一步強化地方黨委政府主體責任,確保入河排污口排放狀況得到改善,努力提升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五、工作安排
(一)統籌整合各類入河污染物排放信息。全面收集整理各類入河排污口、河岸帶、水系分布等相關信息資料,將原來分散的水利部門入河排污口設置信息、生態環境部門污染源及入河排污口監管信息,交通、住建、城管、農業農村和各級“河長辦”等相關部門的涉水排放口資料,以及水系、排污管網等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初步分析入河排污口基本信息及特點,為全面排查奠定基礎。
具體要求:嚴格按照生態環境部制定的資料整合技術要求開展資料收集、整合和分析。以條塊結合為原則,市生態環境、水利、發改、自然資源、住建、城管、交通、農業農村等有關部門負責行業主管范圍內資料收集,各相關區鎮負責本轄區范圍內資料收集整理,按照規定時間報送市生態環境局。市生態環境局負責對資料的整合、分析和上報。
(二)全面開展長江入河排污口摸底排查。綜合運用各類手段,對排查范圍及對象進行全面排查,實現應查盡查。按照南通“三級排查”的方式,一級排查由南通市組織,我市只實施二級排查和三級排查。二級排查即人工徒步現場排查,在上級部門指導下,將全市河流、河涌、溪流、溝渠、灘涂、濕地、碼頭、工業聚集區、城鎮、暗管、滲坑、裂縫等按行政區域劃分若干排查網格,組織人員開展“全口徑”排查,核實確定入河排污口信息。三級排查即在部、省有關部門指導下,組織專家對一級、二級排查確定的疑難點進行重點攻堅,進一步完善入河排口名錄。
具體要求:根據生態環境部制定的現場排查工作程序開展工作。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做好二級、三級排查的相關工作,力爭2019年9月底完成摸底排查。
(三)開展入河排污口監測。按照“邊排查、邊監測”原則,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同步開展入河排口監測,摸清水質水量情況。
具體要求:根據生態環境部制定的入河排污口監測技術要求,在上級部門指導下,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現場取樣監測,于2019年底前完成入河排污口監測工作。監測方式根據實際條件,可采取自動在線監測、人工取樣監測等方式。有污染普查監測、監督性監測的排污口,可直接使用其監測數據。
(四)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放情況的溯源分析。在排查和監測的基礎上,開展入河排污口溯源分析并進行復查,基本查清污水來源。
具體要求:根據生態環境部制定的溯源技術要求,結合監測結果、河流和管路分布、污染源信息等資料,于2020年3月底前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放情況溯源分析,確定每個排污口的污水來源,建立長江入河排污口動態管理圖。
(五)分類整治入河排污口問題。在排查、監測和溯源的基礎上,根據“一口一策”工作原則,逐一明確入河排污口整治要求,分類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規范整治,有效管控長江入河排污量,逐步改善入河排污水質。實施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銷號制度,整治完成一個,銷號一個。
具體要求:根據生態環境部制定的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政策措施,市生態環境局等相關市級部門依據部門職責和本行業法律法規,督促指導開展排查整治工作。相關區鎮負責推進整治工作。2020年6月底前完成整治方案的制定和部分整改任務。之后,按照整治方案持續推進后續整改任務。
(六)建立入河排污口管理長效機制。建立健全入河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等工作規范體系,強化長效管理,加強日常監管,防止問題反彈、回潮。
六、任務分工
按照生態環境保護屬地主體責任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生態環境部門監督管理和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相結合”的總體要求,相關部門和區鎮按照屬地管理和職責分工,依法履職,齊抓共管,合力攻堅整治。
1.市生態環境局是全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的牽頭部門,對專項行動實施統一調度。指導制定專項行動方案,收集、整合長江排口相關資料;抽調人員配合部、省、南通開展現場排查(二級排查)和重點攻堅(三級排查),建立長江入河排污口名錄;統籌我市入河排污口監測工作;統籌推進溯源、整治工作,建立全市入河排污口“一張圖”,建立入河排污口管理長效機制。
2.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長江辦)指導督促各地全面落實國家、省、南通發展改革委(長江辦)的部署要求,協同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負責提供排查范圍內工業企業清單,包括地理位置、行業類別等,督促指導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工業聚集區,特別是沿江化工園區涉及的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
3.市財政局負責保障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所需的市本級工作經費。
4.市自然資源局負責提供排查范圍內自然保護區、沿江濕地等相關資料。
5.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提供排查范圍內市政污水管網圖、市政雨水管網圖、閘壩、泄洪口、箱涵、溢流口、農村生活污水管網圖、建筑工地(包括名稱、位置、沖洗廢水排放等情況)等相關資料,督促指導完成工作職責范圍內的本行業相關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
6.市交通運輸局負責排查范圍內公路(服務區)、港口、碼頭、港口企業、碼頭等污水排放信息,督促指導完成本行業相關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
7.市水利局負責提供排查范圍內直接向河道排放的入河排污口信息(包括名稱、位置、設置單位、登記審批、監測等)、水系矢量圖、岸線矢量圖和水功能區劃等相關資料,督促指導完成本行業相關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
8.市農業農村局負責提供排查范圍內農田入河退水口、灌溉、水產、畜禽養殖等資料,督促指導完成本行業相關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
9.市城市管理局負責提供排查范圍內垃圾中轉站、填埋場排污口等資料,督促指導完成本行業相關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
10.市大數據中心負責在政府網站開設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欄,定期更新相關信息。
11.南通海門海事處負責提供長江無人船監測水上保障。
12.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江新區、海門高新區、三廠工業園區、海永鎮組建本轄區內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組,根據省市部署推進排查整治工作,負責二級排查和三級排查的具體實施,對排查發現問題的排污口制定整治方案,明確整改時限,推動整改落實。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踐行“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戰略思想上來,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始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切實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充分認識到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是打好全市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戰役,大力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以對黨和人民極端負責的精神,把長江海門段生態環境修復好、保護好。
(二)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海門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同志任副組長,市有關部門和區鎮分管負責同志為成員,負責統籌推進全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生態環境局,具體負責指導、協調、督查、推進排查整治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市生態環境局分管負責同志擔任。
(三)強化組織協調。各地各部門要嚴格按照方案要求,明確職責分工,構建政府統領、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建立生態環境、發改、水利、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住建、交通、城管、海事等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和信息共享長效機制,整合各部門掌握的長江入河排污口相關數據和信息,并在人員、資金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形成上下通力配合、部門協調聯動的強大合力,保證專項行動有序、有力、有效開展。各部門和區鎮明確1名聯絡員,負責工作對接、報送信息等。
(四)明確技術要求。對所有排查范圍,要做到應查盡查,統籌運用人工檢查、技術排查、資料核查等各種手段,采取地面檢查、水上巡查等多種方式,反復校核,不斷試驗摸索,確保排查無遺漏,方法科學高效。對匯入河流、溝渠等,要從河口上溯排查,既調查了解水體位置、特征等基本情況,也調查了解向該水體排污的涉水排口。對灘涂、濕地等,既掌握其生態環境基本情況,也排查位于灘涂、濕地的涉水排口。對潮間帶,要充分利用退潮時機開展排查,及時了解是否存在排污口。對碼頭、工業聚集區、城鎮等人工開發強度大的沿河帶,要作為排查工作重點,制定詳細排查工作計劃,既從岸邊查排污口,也從城市發展、管網鋪設、工程建設等方面調閱資料排查線索,還要從水面水下勘測,全面查清可能存在各類排污口。對一些容易出現的排查盲區(如水下、橋下、草叢下、碼頭下等隱蔽區域),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確保排查實效。對可能存在暗管、滲坑、裂縫等偷排的,要探索運用熱紅外成像、探地雷達、管道機器人、無人船等先進技術,必要時要采取工程機械措施。
(五)嚴格責任落實。建立健全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考核機制,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組織開展現場督促指導,在每個工作節點組織集中督導巡察,推動各地工作落實,做到排查無盲區、整治無死角、問題全部按期清零。對履職不力、進展遲緩、弄虛作假等問題突出的,采取通報批評、公開約談等措施;情節嚴重的,按不同情形依紀依法進行問責。對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通報表揚。
(六)注重信息公開。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在《海門日報》和市政府網站開設“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專欄,定期公開問題清單和整治進展情況,曝光一批典型環境違法案件,適時邀請媒體、公眾等參與排查整治,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設立公眾舉報電話,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全面接受社會監督。
附件:海門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附件:
海門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排查整治長江入河排污口,不斷規范入河排污口管理,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切實改善長江水環境質量,市政府決定成立海門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 長: 江永軍 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 陳小鋒 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張 健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組 員: 王建華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李忠平 市水利局副局長
陳善沖 市財政局副局長
施 雷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仇錦梅 市住房和建設局副局長
陶 雄 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沈 輝 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
顧勤華 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
李健飛 南通海門海事處副處長
從國華 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
施 波 南通市海門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
宋 涯 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陳 杰 海門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
黃 勝 三廠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
郁校健 臨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
范鈺樺 海永鎮副鎮長
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南通市海門生態環境局,施波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