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工作總結
2021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民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海門區民政局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牢固樹立和積極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較好的發揮了民政在保障民生中的兜底作用。榮獲2020年度省“福彩銷售先進縣市”,兩項案例分別榮獲省民政廳“聚焦困境、童行未來”未成年人關愛保護案例評選一等獎和三等獎,三廠街道中興村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守護幸福時光”——海門市重度殘疾人關愛服務項目》《“愛尚達人”——海門市空巢老人關愛服務項目》獲評江蘇省優秀社會工作項目,《“1234”村民小組自治工作法,構建鄉村善治新篇章》獲“2019-2020年度江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成果提名獎”,海門區互惠堂社會工作事務所理事長付方勝獲評江蘇省“最美社工”,大生三廠工人運動紀念地入選省首批100個紅色地名名錄。
(一)堅持做到守住底線,提升基本民生保障能力和水平
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至750元/人·月;開展低保專項治理“回頭看”行動,鞏固三年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成果;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構建全區統一的社會救助經辦管理體系,全面推行“一證一書”即可申請基本生活救助的做法;強化精準救助,穩步實施常態化核對,實施“線上核查”和“線下排查”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健全困難群眾主動發現機制,建立區、鎮(街道)、村(居)主動發現救助三級管理網絡;開展社會救助宣傳月活動,直接宣傳和服務群眾萬余人次;建立健全監測預警機制,加強與相關部門數據比對和信息共享,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機制;發放“幸福清單”,讓社會救助更加公開透明。
(二)堅持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步伐
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調整政府購買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對象與內容,完善服務套餐與標準,實施第三方服務監管,1—10月上門服務40多萬人次;集老年活動、嵌入式日間照料、小型全科醫院、中央廚房助餐、智慧養老平臺“五位一體”的區級為老服務中心,2021年12月份試運營,12個區鎮級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部運營;加強養老機構綜合監管,認真貫徹落實養老機構登記備案管理制度,目前,全區共有經民政部門許可或備案的老機構68家,設置床位9124張;實施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改造轉型工程,推動農村敬老院富余床位向社會開放;推進醫養結合,所有養老機構與周邊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簽約合作,實現醫養結合機構與醫療機構的老年人雙向轉診數據互通;為700戶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及時準確發放尊老金,1—10月,全區共發放尊老金3182萬元,惠及5.2萬人。
(三)堅持做到強基固本,提升社會治理創新能力和水平
聯審村(居)民委員會候選人2246人次,完成293個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推進社工隊伍建設,3月份承接省民政廳社會工作調研會,4月份承接南通市慈善社工業務工作會議暨鎮(街道)社工站建設推進會,在全區率先成立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全區每萬人擁有持證社工12.48個;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依法取締2家非法社會組織;投入95萬元完成第五期公益創投末期評估;嚴格推進社會組織年檢和登記評估,民非合格率95.95%,社團合格率90.74%,5A級社會組織1家,4A級社會組織9家;嚴格做好地名命名管理工作,命名道路11條,小區22個;加強界線聯檢與界線界樁日常管理,對全區19個界樁開展巡查。
(四)堅持突出便民惠民,提升社會事務各項工作健康運行
加強困境兒童精準排查和保障,今年1月起,重殘、重病兒童在認定期內保障標準按照分散供養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的50%調整至60%,低保家庭中的兒童保障標準由低保標準的110%調整至120%;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6月21日完成南通市首例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加大困境未成年人保護,舉行“‘未’你成長‘護’你同行”未成年人保護品牌揭牌儀式,爭創全國未成年人示范保護區;建成婚姻登記“一站式”服務平臺,6月1日完成全省首張“跨省通辦”結婚證;深入開展流浪乞討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今年為2名長期滯留人員尋親成功;沿江沿海生態景觀帶建設墓地搬遷涉及14個村,目前搬遷墓地7932個,按照計劃有序完成搬遷任務;按照“八有”標準做好全區鎮(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提檔升級工作。
(五)堅持落實安全責任,提升民政本質安全
采取聘請專業第三方開展安全評估服務與局領導聯系包干機制相結合、平時檢查與重要時節專項檢查相結合、與鄉鎮和消防、食品安全等監管部門聯動相結合的方式,加大養老等社會服務機構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完成兩輪全覆蓋安全生產檢查,發現隱患問題621個,立即整改614個,下發督辦函7份,全部整改到位;開展民政系統既有建筑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對既有建筑進行全面摸排。
二、沖刺四季度推進情況
1.集老年活動、嵌入式日間照料、小型全科醫院、中央廚房助餐、智慧養老平臺“五位一體”的區級為老服務中心,2021年12月份試運營。
2.改造1家重度失能(失智)特困人員照護供養服務機構,我區在悅來鎮敬老院內投入200萬元,改造以重度失能(失智)特困人員照護供養為主的護理院,目前改造工程已結束,年底前運營。
3.打造1家標準化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我區投資200萬元將臨江鎮敬老院改造升級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年底前運營。
4.海門街道光華社區兒童“關愛之家”作為海門區申報的省級兒童“關愛之家”示范項目,嚴格按照省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之家”建設標準進行指導建設,目前,光華社區兒童“關愛之家”正常開展活動,迎接省級檢查,確保通過。
三、2022年工作謀劃
(一)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著力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探索構建包括特困供養對象、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低收入家庭、支出型困難家庭在內,分類分層、階梯遞進、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新格局;健全低保標準和特困供養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形成城鄉統籌、適度增長、銜接有序的基本生活救助標準體系;建立基本生活和照料護理相結合的特困供養標準調整機制,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按照不低于低保標準的1.3倍制定,照料護理標準在統籌銜接現有基本照護保險和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政策的基礎上分類分檔制定;深化“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機制在社會救助領域的運用,主動發現困難群眾。
(二)擴大養老服務有效供給,著力滿足多種養老服務需求
加大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政府扶持力度,向政府請示,參照南通市區標準,調整提高養老機構床位建設補貼、運營補貼,調整提高護理型床位建設補貼標準,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專業養老護理院;提高機構醫養融合服務水平,鼓勵鄉鎮醫院(衛生院)利用閑置床位改建或增設養老護理院,鼓勵以二級醫院轉型、新建等多種方式,積極發展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等老年健康服務機構,鼓勵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組建醫療養老聯合體,深度開展醫養康養一體化服務;推行鏈式養老服務模式,整合機構、社區、居家、醫護等養老服務資源,發揮專業優勢,為老年人提供從機構到社區居家相銜接的一體化專業養老服務。
(三)深化城鄉社區治理創新,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繼續探索城鄉社區基層治理模式,推廣村民小組“1234”工作法,鄰里小組服務處設置率達80%;深入實踐“政社互動2+1”海門模式,不斷拓寬延伸“政社互動”實踐路徑,加大典型培育推廣力度,形成海門特色的基層社區民主協商治理模式,全區全年開展協商議事目標超一千次;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推進村務公開、村務監督制度化、規范化,修訂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發揮自治組織章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在社區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促進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有機融合;繼續做好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嚴格社會組織年檢,鼓勵社會組織參與等級評估;嚴格規范地名命名,推動平安邊界創界,實現邊界“零矛盾”。
(四)強化專項社會事務管理,著力優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務
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全面保護,著力創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區;做好擴大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進一步細化困境兒童分類,強化基本生活保障,規范申請救助程序;做好殘疾人兩項補貼核查和審批工作,利用現有系統,及時進行比對,實時監控,對不符合要求的人員,堅決進行清理;提升婚姻登記工作規范化水平,廣泛宣傳新型婚姻文化,全力利用“一站式婚姻登記管理平臺”,在政務服務工作中提檔升級;深入開展流浪乞討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著力抓好照料服務、甄別尋親、街面巡查、落戶安置、源頭治理、救助網絡、能力建設等工作。
(五)守牢安全生產底線,著力提升民政服務機構安全水平
開展民政服務機構消防達標創建活動,加強養老等社會服務機構消防軟硬件建設;推進《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強制性達標,提升養老機構的安全管理體系、設備設施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醫療護理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和安全教育能力;持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對不能滿足安全要求,且整改不積極不到位的機構,采取果斷措施推進整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