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門市委書記 曹 斌
海門市人民政府市長 姜 龍
市民們、同志們、朋友們:
玉鼠回宮傳捷報,金牛奮蹄涌春潮。在這普天同慶、歡樂祥和的美好時刻,我們謹代表中共海門市委、海門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奮戰在全市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干部職工、人民群眾、駐海官兵、公安干警,向長期關心、支持海門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
剛剛過去的2008年,是海門發展史上富于挑戰、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海門在困難中持續攀高、在逆境中不斷上揚的一年。一年來,全市上下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緊緊圍繞“提升小康新水平、構建和諧新海門”這一主題,全力突出“小康上水平,項目出效益,城市展形象”三大任務,團結一心、風雨同舟,攻堅克難、跨越奮進,在“崛起蘇中、跨江爭雄”的創業征途上,再次寫下了濃墨重彩、激蕩人心的嶄新篇章。綜合實力在爭先進位中持續增強。在2007年率先建成蘇中蘇北第一個全面小康達標市的基礎上,按照標準更高、內容更全、覆蓋更廣、成效更佳的要求,全力提升小康新水平,順利實現GDP總量超360億元、財政總收入超4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8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9000元的“雙超雙突破”目標,綜合實力繼續保持蘇中蘇北領先,再次被省政府授予“財政收入新增貢獻先進單位”,連續八年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四度入選美國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并被評為“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十強縣市”和“中國最具潛力十強縣市”。經濟質效在轉型升級中加速提升。始終突出科學發展主題,緊扣“項目出效益”這一主線,更加注重有效投入,更加注重扶優培強,更加注重集約節約,千方百計引項目,爭分奪秒建項目,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項目建設熱潮。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和規模以上工業投入增幅均保持在30%左右,雙雙躍居南通六縣市之首;高新技術產業增幅超45%;金銀銅牌工業企業由上年的54家增至70家。全市二、三產業比重已提高到92.7%。江海開發在攻堅克難中強勢突破。充分利用濱江臨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搶抓蘇通大橋正式通車、崇海大橋加快籌建、滬通鐵路即將開工和江蘇沿海開發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加以推進的重大機遇,繼續傾全市之力深入推進以“四大增長極”為主陣地的江海聯動開發戰略,各類優勢資源加速重組,基礎承載能力全面提升,沿江沿海已成為我市吸引大項目、集聚大產業、支撐大發展的重要兩翼。去年,落戶在“四大增長極”的超億元項目達到了43個。城鄉質態在互動并進中明顯改善。
以“城市建設形象年”為主抓手,按照“拉開框架,完善功能,塑造形象”的思路,全面聚焦新城區,全力會戰新城區,在張謇大道和新行政中心的龍頭帶動下,新城框架全面拉開,新城形象初展英姿,海門城市發展格局正在實現由“背向長江”向“面向長江”的歷史性轉變。與此同時,按照“民富、村美、風氣好”的要求,大力度推進以“富民強村、環境美化、新村新居、社會事業、社會保障、文明新風、均衡發展、強基雙帶”等八大工程為抓手的新農村建設,農村環境持續改善,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富民基礎更加扎實。近三年來,全市財政支農資金超過了10億元。各項事業在統籌并進中協調推進。緊緊圍繞打造“蘇中蘇北和諧社會首善之市”目標,深入推進“和諧海門”建設,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建小康、共享和諧的生動局面。全面實施以“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勞有所業、貧有所濟、住有所居”為主要內容的“五有”民生工程,著力推進“生態建設、平安法治、文明創建、黨的建設”等重點工作,各項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協調推進的良好局面。
2009年是建國六十周年大慶之年,是加快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深化之年,也是我市提升小康建設水平、進而向基本現代化邁進的起步之年。為此,我們將始終突出“全力推進科學發展,加快躋身全省十強”工作主題,緊緊圍繞“重大項目突破年”、“城市南進推動年”、“企業發展促進年”三條主線和“江海開發、產業提升、城市建設、農村發展、和諧構建”五大重點,努力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財政總收入突破50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突破2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突破2萬元和1萬元”的發展新目標,全力爭創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新業績,為全面建設橋港時代新海門、率先進軍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同志們、朋友們,百舸爭流競千帆,同心攜手爭發展。新的藍圖已經繪就,新的征程等待開拓。讓我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旺盛的干勁、更加務實的作風,和衷共濟,開拓創新,用我們的心血和汗水譜寫海門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絢麗篇章,以優異的成績向國慶六十周年獻禮!
恭祝全市人民和各界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