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2024年11月22日14:00
主 題: 社會救助工作新聞發布會
地 點:會展中心101會議室(新聞發布室)
發布人:仲 巍 區民政局副局長
陳 偉 區財政局副局長
曹 健 區民政局社會救助和慈善事業促進科科長
主持人:邱錦華 區民政局新聞發言人助理
邀請媒體:海門日報、海門人民廣播電臺、海門電視臺、海門發布
圖文實錄:
邱錦華:
大家下午好!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社會救助工作關乎民生福祉,是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區社會救助工作的相關情況,區民政局和財政局相關領導及業務科室負責人,就我區社會救助工作有關情況向大家作簡要介紹,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下面我先介紹一下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領導和科室負責人:民政局副局長仲巍、財政局副局長陳偉、民政局社會救助和慈善事業促進科科長曹健、我是民政局辦公室主任邱錦華。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新聞媒體有:海門日報、海門人民廣播電臺、海門電視臺、海門發布。還有民政局、財政局相關職能科室和直屬單位的同志。
今天的發布會主要有兩項議程。一是由仲巍局長就社會救助工作開展情況做介紹 ;二是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首先,我們請仲局長介紹相關情況。
仲巍: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大家好!歡迎參加今天的社會救助新聞發布會。下面,我就海門區近年來社會救助工作開展情況作個簡要介紹。
社會救助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們始終把社會救助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致力于為困難群眾筑牢基本生活保障網。目前,全區共保障城鄉低保4164戶,4887人;特困人員889人;臨時救助195人,切實保障了全區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在政策體系構建方面,我們不斷完善和細化各項救助政策,涵蓋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多個領域,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救助格局,確保不同類型、不同需求的困難群眾都能得到相應的救助與幫扶。
資金投入上,政府逐年加大社會救助資金的預算安排,同時積極拓展資金籌集渠道,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這些資金及時、足額地發放到救助對象手中,有效緩解了他們的生活壓力,為他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救助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們堅持精準識別、精準施助的原則。通過建立健全困難群眾動態監測機制,利用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深入社區、鄉村,對困難家庭的收入、財產、人口狀況等進行全面細致的核查,確保救助對象精準認定,避免錯救、漏救現象的發生。今年以來,我區共動態監測信息15000多條,提高救助的精準度,加強救助的及時性。
一直以來,我們注重提升救助服務質量。加強救助工作隊伍建設,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意識。簡化救助申請流程,優化審核審批環節,提高救助工作效率,讓困難群眾能夠及時便捷地獲得救助。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社會救助工作仍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如救助資源分布不均衡、社會力量參與度有待進一步提高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社會救助工作力度,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提高救助標準,拓寬救助范圍,優化救助服務,努力讓社會救助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有效率。同時,也希望廣大新聞媒體朋友們能夠一如既往地關注、支持我區社會救助事業,通過你們的宣傳報道,讓更多的人了解社會救助政策,讓更多的困難群眾受益,共同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困難群體的良好氛圍。
邱錦華:
謝謝仲局!下面我們進入提問環節,各位記者可以向出席發布會的有關同志進行提問,提問時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海門日報:
社會救助工作事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為切實兜牢民生底線,民政局是怎樣構建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保障網?
仲巍:
構建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本生活救助?: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和特困人員的認定按照各地現有規定執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包括提供基本生活條件、照料服務、疾病治療和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日常照料等?。二是?專項社會救助?:包括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等。醫療救助針對因病致貧的家庭和個人;教育救助提供學費減免、助學金等;住房救助提供租金補貼、公租房等;就業救助提供職業培訓、崗位推薦等?。三是?急難社會救助?:包括臨時救助,針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等導致基本生活暫時陷入困境的家庭或個人。急難救助旨在及時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確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我們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建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和監測預警。通過匯聚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的信息,及時發現并處理低收入人口的動態變化,確保救助政策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四是?社會力量參與?: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為低收入人口提供訪視、照料、心理疏導、資源鏈接等服務。通過“物質+服務”的多維救助,滿足困難群眾多樣化的需求?。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確保各項救助政策落實到位。建立重點人群數據共享對接機制和救助對象基本家庭經濟狀況核查比對機制,推動救助對象認定更加精準?。通過以上四大措施,構建一個覆蓋全面、精準高效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確保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和特殊需求得到妥善解決。
海門人民廣播電臺:
我區現在對困難群眾補助的標準是多少?財政保障救助的資金有多少?
陳偉:
區財政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特別做好對困難群眾的救助工作。今年1-11月撥付困難群眾救助資金15634萬元,近三年合計撥付困難群眾救助資金45188萬元。對困難群眾的救助主要包括:對城鄉低保、殘疾人、特困群眾、困境兒童四類群體的救助。
一是提高城鄉低保救助標準。按省規定逐年遞增,2024年7月1日起,標準從每人每月820元提高到855元,今年1-11月已撥付資金3833.97萬元。二是提高殘疾人生活救助標準。根據低保標準同步提高,2024年7月 1日起,低保家庭外無固定收入的一、二級智力、肢體、精神、視力的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820元提高到855元,低保家庭外無固定收入的三、四級精神或智力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164元提高到171元;低保家庭內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從每人每月328元提高至342元,低保家庭內非重度殘疾人的生活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205元提高至214元/月。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標準是:低保、低收入家庭內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每人每月為200元,農村城鎮每人每月為130元。2024年提標加上補助政策由差額發放改為全額發放,今年1-11月已撥付資金9346.31萬元。三是提高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2024年7月 1日起,調整全區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從每人每月1070元提高到1115元;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為每人每月2025元。今年1-11月已撥付資金1166.67萬元。四是提高全區困境兒童養育保障標準。2024年7月 1日起,集中供養標準從每人每月2800元提高到2989元;分散供養標準從每人每月2300元提高到2539元。今年1-11月已撥付資金1287.11萬元。
海門電視臺:
在精準識別救助對象方面,我區采取了哪些措施確保不出現錯漏情況?面對一些收入來源復雜、家庭情況變動頻繁的家庭時,如何做到精準動態監測?
曹健:
我們采用了多種方式來確保精準識別。首先是建立了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與稅務、金融、房產等多個部門進行數據共享。例如,通過和銀行系統合作,獲取申請人家庭的存款、理財等信息,與他們申報的收入情況進行比對。其次,我們加強了社區走訪調查,社區工作人員會深入了解申請家庭的實際生活狀況,包括日常消費、家庭成員健康狀況等細節。同時,設立了舉報渠道,鼓勵群眾監督,一旦發現不符合救助條件的情況可以及時反饋。并且我們會定期對已享受救助的對象進行復核,詳細核算各類隱性收入與變動收入,根據家庭經濟狀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救助資格和救助金額。同時,建立了動態監測系統,每月與相關部門數據比對更新,社區網格員定期回訪救助家庭,及時掌握家庭人口、就業、健康等變動情況,一旦發現變化立即重新評估救助資格與額度,確保救助精準無誤且能隨家庭實際情況及時調整。
邱錦華:
感謝大家對社會救助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記者提問就安排到這里。如果媒體記者還有相關的問題,歡迎會后和我們相關的領導或科室作進一步交流。
本次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