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12月18日下午2:30
主題:南通市海門生態環境局2024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
地點:南通市海門生態環境局218會議室
發布人:施波 南通市海門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
李潔 南通市海門生態環境局法規宣教科科長
黃琳淇 南通市海門生態環境局綜合科科長
呂作琳 南通市海門生態環境局土壤與固體廢物科副科長
主持人:施波 南通市海門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
邀請媒體:海門電視臺、海門日報
圖文實錄:
施波: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同志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南通市海門生態環境局2024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圍繞海門區“進百校下千村入萬戶”生態志愿服務、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況、海門區排污權交易情況等三個方面展開。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南通市海門生態環境局法規宣教科科長李潔、生態環境綜合科科長黃琳淇、土壤與固體廢物科副科長呂作琳,我是海門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施波。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還有各區鎮、江心沙農場的生態辦公室主任;宣傳部有關人員、媒體記者以及海門生態環境局各科室、部門負責人,歡迎大家的到來!
今年4月,南通市生態環境局、市委社工部、市教育局聯合印發《南通市生態環境志愿者“進百校下千村入萬戶”活動實施方案》,力求廣泛凝聚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力量,全面構建生態文明志愿服務大格局。首先,有請李潔同志介紹我區“進百校下千村入萬戶”生態志愿服務情況。
李潔:
各位同仁、媒體朋友:
今年以來,海門生態環境局匯聚多方之力、優化服務方式、搭建多元平臺,不斷深化“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品牌建設,與志愿者奔赴生態保護一線,推動師生共學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講好生態治理“美麗故事”,共赴一場只此青綠的“生態之約”。
聚合資源,強化志愿服務“人人可為”支撐力。我們充分發揮核心引領作用,整合力量、撬動資源,擴大“朋友圈”。大力培育社區(村)志愿服務組織,分類建立環境清理、生態科普、生態文化、生態監督、敬老幫扶等五類志愿服務隊伍,目前12個區鎮295個村社區共組建隊伍319支,招募志愿者1000余名。聯合教體局,不斷強化校地聯動,全區73所小、中、高及專科院校,組建了以“環境教育”為主的志愿服務隊伍,面向師生家長普及生態文明理念,先后涌現出了海門區實驗小學、海門中專等一批典型示范學校。以我局志愿服務工作站為載體,日常開展入企、入社區、入學校等普法宣傳志愿服務;與張建偉環保志愿者協會等社會組織聯動,創設“長江凈灘守護母親河”等志愿服務項目;與區鎮、檢察院等部門共建,通過組織聯建、活動聯辦、服務聯抓等有力舉措,推動資源共享、困難共解。
緊貼需求,共謀志愿服務“處處可為”新路徑。借鑒“生態志愿服務+基層生態治理”運作模式,鼓勵各社區、各村探索志愿服務項目。匯南村以村莊清潔日為契機,每月組織村干部、居民志愿者等實施“匯”綠靚家園志愿服務項目;包場鎮臨海而居,以地理區域為特點,組織志愿者開展“清海凈灘”“海洋科普”志愿服務活動等。目前各村居累計開展各類活動200余場次,階段性完成任務率達50%以上。堅持成風化人,將生態文明活動納入學生綜合素質培育和社會實踐項目。實驗小學通過“自然筆記”“‘河’你一起,攜手共護母親河”等活動,讓師生共同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理想城社區以寒暑假活動為載體,開設“垃圾分類 科學同行”等實踐課堂,讓青少年感悟生態保護意義……我們著力讓生態志愿服務產生對環境、公眾“看的見”的效果。三星鎮作為全國最大的家紡產品生產基地,結合“家紡固廢清運”專項行動,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全力推進“無廢園區”建設……以活動“小支點”來撬動環境“大變化”。同時鼓勵“受益人”變身“志愿者”,教師、家長、志愿者群體等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公眾主動參與認領志愿服務事項,開展創文助力、公益植樹等志愿服務活動,實現了志愿服務可持續發展與傳承。
融合創新,找準志愿服務“事事可為”突破口。志愿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服務群眾,我們融合創新各項工作,持續擴大志愿服務“半徑”。我們將“百千萬”志愿服務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勞務代償活動相結合,組織企業勞務代償志愿者、黨員志愿者、社會志愿者等群體,先后開展巡河護綠、增殖放流、普法宣傳等勞務代償活動8場。結合“送法入企”“千人進千企”、“重點優質企業體檢”等活動,聯合屬地區鎮、執法分局在慧聚藥業、新錦江印染等企業內,建立“藍綠驛站”,開展“共赴綠色之約、共建美麗城市”“與愛同行、共赴生態環境之約”等助企安居志愿活動,打造家門口的企業志愿服務矩陣,構建服務企業、緩解廠群矛盾新格局。整合用活基層資源,如東洲水處理公眾設施開發場所等陣地,講好生態文明知識;積極嘗試在學校打造“生態文明教育基地”,讓生態文明教育“具象化”“生動化”;深入開展“海小環海小凈生態課堂”實踐活動,在“6.5環境日”“全國生態日”、寒暑假等重要節點,采取生態研學、環保義賣、文藝匯演等形式,開展了“筑牢綠色理念,共護生態安全”等親子活動,拍攝活動短視頻,讓志愿服務“潤物而有聲”。
海門局將始終堅持推動志愿服務深度融入環境執法、基層治理、學校教育等工作之中,讓每個人既是生態志愿服務的受益人,又是公益事業的傳遞者,在雙向奔赴中,生動詮釋“美美與共”。
施波:
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得到了全區各區鎮的大力支持,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在此,對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
土壤的生態環境保護關系生態安全和美麗中國建設。海門生態環境局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方針,會同有關部門,強化源頭預防、風險管控、分類施策、協同治理、先行先試,持續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取得明顯成效。下面,有請呂作琳同志介紹我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況成效。
呂作琳: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保護土壤生態環境直接關系著廣大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近年來,我局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以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土壤環境問題為落腳點,多效并舉,構筑土壤安全防線,現將2024年開展的工作做簡單介紹:
一是突出重點,深入推進高風險遺留地塊風險管控。
由于化工、電鍍等重點行業企業關閉退出等原因,我區共有26個高風險遺留地塊,按照《土壤法》相關要求,重點行業企業在關閉退出后要落實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我局在企業關閉退出后就及時告知土地使用權人履行法律義務,開展土壤污染狀況場調工作。截至目前,26個地塊的場調工作均已完成,我局根據調查結果,建立了“一地一策”,根據地塊土壤、地下水是否受污染以及受污染的程度,實施分類管理,對存在污染的地塊全面落實風險管控措施,降低污染物擴散風險。
二是緊扣關鍵點,抓好土壤污染源頭防控。
2024年,全區納入土壤污染重點監管的企業共有29家,為加強企業管理水平,我局邀請了行業專家為這些企業的環保總監進行授課,還組織企業與區政府簽訂年度土壤污染防治責任書,提升企業管理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壓實企業在土壤、地下水防污、治污上的主體責任,推進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控制或減少現有污染,防范新增污染。目前,29家企業中的25家已完成本年度的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及土壤與地下水的自行監測工作,年底前其余單位都將完成一輪自查排查工作,對發現的隱患問題督促整改到位。
三是聚焦要點,實施土壤隱患排查“回頭看”。
為確保前兩年隱患排查的問題全面落實整改,2024年,我局開展了土壤隱患排查“回頭看”專項執法檢查。集中對2022-2023年已實施土壤污染隱患排查的23家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發現的隱患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組織現場核查。經核查,23家單位的共計207個隱患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2024年,我區新增2家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納入“回頭看”工作,整個“十四五”期間,對所有納入的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實施全覆蓋。
四是嚴守紅線,抓好重點建設用地安全開發利用。
土地安全開發利用涉及多個部門的職責,必須加強部門間聯動監管,才能降低開發利用風險。2022年,由區生態環境、發改、資規、數據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聯動監管工作的通知》,在土地開發利用方面建立起聯動監管的機制體制,在土地流轉工作中強化了信息互通、意見交流以及會商會辦。尤其在對用途變更為“一住兩公”的重點建設用地劃撥、出讓環節,我局會同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做好“守門員”,共同組織專家對擬劃撥、出讓用地的場調報告進行評審,確保地塊土壤、地下水環境質量滿足后續規劃用途,保障人民群眾“住得安心”權益。2024年1-3季度,全區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穩定達100%。
五是保護耕地,為糧食安全提供基礎保障。
為加強耕地土壤安全,2024年,我局開展了耕地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工作,一方面圍繞海門區余東鎮的211畝安全利用類耕地周邊水系底泥重金屬污染情況進行調查,確定是否存在重金屬污染風險,另一方面對全區3家涉鎘等重金屬大氣排放企業進行大氣重金屬沉降對周邊耕地土壤的重金屬累積風險進行調查評估,根據排查情況,突出重點,因地制宜采取污染源頭治理、切斷污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預防重金屬向耕地土壤的傳輸。截至目前,河流底泥檢測工作已完成,未發現重金屬污染問題,大氣重金屬沉降工作已完成6個月的監測,累計需完成12個月的監測。2021年至今,全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達100%。
近期,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等6個部門下發了關于印發《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的通知,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做好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工作,全力保障農產品質量及人居環境安全,我局也將緊扣行動計劃,在“十四五”收官及“十五五”開局之年對照各項重點工作,牽頭做好謀劃,全力推進美麗中國、美麗南通、美麗海門建設!
施波 :
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是運用市場化手段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推動污染治理、促進環境質量改善的一項重要政策。有請黃琳淇同志介紹海門區排污權交易工作情況。
黃琳淇: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
近年來,南通市海門生態環境局不斷改革創新,在多項惠企服務工作中爭先創優,排污權跨區域交易便是其中一項。從2023年以來,海門生態環境局按照市局的統一部署,圍繞《關于進一步優化建設項目排污總量指標管理提升環評審批效能的意見(試行)》《南通市關于推進固定污染源排污總量數據同意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全面推進排污總量交易與排污許可證辦理的有效銜接,探索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排污許可,全量登載。在排污單位首次申請、延續、重新申請或變更排污許可證時,全面指導并落實一般排放口以及無組織排放的補充附量工作,力爭2025年底逐步實現全區排污許可證全量登載全覆蓋。二是減排核算,指標出讓。排污單位在減排工程完工后,我局及時組織開展減排指標核算工作,并結合全量登載,從排污許可證上同步核減并登載減排指標,鼓勵企業將核減的總量指標在許可證有效期內開展排污權交易,充分銜接環評、排污許可與總量減排等各項環境管理制度。三是宣傳引導,指標交易。深入重點園區、重點行業及企業,大力開展政策宣傳和技術幫扶,激勵企業通過污染深度治理、技術改造升級等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不斷激發企業主動治污減排的內生動力。實現排污總量全監管的同時,深化排污單位總量管理意識,并進一步激活排污權交易市場。
截至目前,海門共核發排污許可證402張,其中重點管理96張,簡化管理306張。在原先主要排口許可總量的基礎上,已完成114家一般排口和無組織排放許可總量的核算和登載,全量核算工作正穩步推進,為排污權二級市場交易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海門生態環境局始終致力于推動企業的污染物減排工作,積極引導企業在二級市場出讓富余的排污權指標,力求在全區范圍內實現環境資源的優化配置。其中,與如東縣攜手,開創性地完成南通市“首筆”跨縣市區排污權二級市場交易,海門區某添加劑公司成功從如東縣某造紙廠購得富余排污權,為其技改項目的快速投產提供了有力資源要素保障。全量登載與排污權交易的順利開展,取得的成效也較為明顯:
一是科學推進,精細管理指標用途。通過排污許可全口徑附量、減排核減指標的有效登載,排污單位的排污權范圍更加完整,用途更加廣泛,進一步推動了排污權抵押貸款和排污權交易工作,為企業拓寬了融資渠道,今年以來,我局服務企業開展排污權抵押貸款一筆,排污權交易21筆。二是信息共享,暢通指標交易渠道。許可證登載信息公開透明,在面對海門區COD、氨氮等水污染物指標的緊張局面,我局迅速響應,主動跨區域檢索排污權出讓信息,發現如東縣存在富余排污權供給,主動靠前,調研指標出讓價格,積極溝通洽談,精準搭建交易橋梁,讓排污權受讓與出讓雙方無縫對接,推動雙方迅速達成合作意向。三是深化交易,開啟企業綠色發展新篇章。排污權二級市場交易的實施,不僅成功將排污權從企業的成本負擔轉變為可流動資產,進而提升排污權的經濟價值,促進閑置資源的盤活,強化資源要素的正向流動。更有效化解了政府儲備庫壓力,使有限的環境容量資源容納更多優質項目的發展;同時,極大地激發了企業污染物自主減排的積極性,有效實現環境保護從末端治理向源頭管控的改變。
接下來,海門生態環境局將按照市局要求,將繼續深化排污權交易與排污許可的有效銜接,采取多種措施來保障建設項目的排污總量需求,讓“綠色顏值”與“金色產值”實現共生共贏。
施波:
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有請媒體記者就關心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問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謝謝。
海門電視臺:
請問什么樣的企業可以出讓排污權呢?
黃琳淇:
排污許可重點管理和簡化管理單位在減排工程完工后,我們生態環境部門會及時開展減排指標核算工作,結合一般排口和無組織排放許可總量的核算和登載,統一減排指標核算方法,將減排指標從排污許可證上同步核減,并將核減數量在“排污權使用和交易信息”欄目中進行登載。我們鼓勵這部分企業將核減的總量指標在許可證有效期內開展排污權交易,這樣既能將排污權從企業的成本負擔轉變為可流動資產,又能不斷激活排污權二級市場交易活力,促進區域大環境資源要素的有效利用。
海門日報:
我們了解到海門正在積極打造“一地一品”生態特色,這是我們推進公眾參與的重要舉措嗎?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方面的一些工作開展情況嗎?謝謝
李潔:
今年以來,在生態文明建設上除了開展生態文明志愿服務,我們也在積極打造“一地一品”生態文化特色,激發更多人對生態環保的熱情和參與度。
一是傳承生態理念,實現以文化人。 作為“先賢”“楷模”的張謇先生的故里,近年來,海門持續打造“一軸兩帶”即張謇歷史人文記憶軸;沿江旅游風光帶、沿海旅游風情帶,該條生態旅游路線的發布,既通過青龍港的“蝶變”彰顯海門在“長江大保護”上的顯著成效,讓公眾可以欣賞到沿江沿海生態景觀帶的美景;也通過張謇紀念館、研學中心,彰顯“張謇文化”內核,了解生態文明觀貫穿于張謇實業、教育、地方治理等各個方面。先后組織黨員干部、北京大學等100多名高校學子、中小學學生等走進青龍港、張謇紀念館等,開展多場次生態文化研學之旅,通過系列活動,讓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深入人心,讓生態文化價值在江海門戶“熠熠生輝”。
二是深耕挖掘作品,推動以藝潤心。為彰顯海門生態環境工作成效,著力實施生態文化建設工程。普法宣傳片《無罰勝有罰》以影視劇的方式,體現生態環境“溫情執法”;短視頻《我要見局長》通過公眾共同參與拍攝,普及法律法規;聯合區鎮結合日常工作拍攝了生態研學、“邀約式”執法、專項檢查等20篇各類短視頻生態文化作品,在南通生態環境視頻號、江蘇治污攻堅等平臺同步展出。主動對接文旅局,收集歌曲、情景劇、小品、山歌小戲等各類生態文明作品19件;對接區文聯,收集到小說、散文、詩歌等優秀公眾文學作品7件,并參與市局環保宣傳技能競賽暨優秀作品宣傳活動。
下一步,我們將一是持續打造“一地一品”生態特色。結合海門山歌、張謇精神等文化底蘊,充分挖掘生態文化作品、豐富生態文化資源,并通過媒體等平臺予以積極展示,爭取打造出屬于海門的地域特色生態文化品牌。二是探索開展“有聲有色”生態文化活動。依托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充分利用環保設施單位、綠色企業等,開展好“游江海、享生態”“百千萬志愿活動”等品牌,策劃出更多、更優、更高質量的生態文化活動。三是探索聚合社會各界多方合力。進一步加強與各部門、區鎮的工作合力,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鼓勵各區鎮結合各自特色,開展citywork、鄉村生態游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環保主題活動,用生動的語言和行動向公眾傳遞環保知識,為海門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添磚加瓦。
施波:
感謝各位媒體的提問。由于時間關系,答記者問就到這里。如果還有什么問題,可以會后再進行咨詢、溝通或采訪。借此機會,對各級領導、各界朋友長期以來對海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